宋朝18位皇帝列表及简介归纳 灭亡的原因是

188百科网 3 0

宋朝一共有18位皇帝。包括宋太祖赵匡胤、宋太宗赵炅、宋真宗赵恒、宋仁宗赵祯、宋英宗赵曙、宋神宗赵顼、宋哲宗赵煦、宋徽宗赵佶、宋钦宗赵桓、宋高宗赵构、宋孝宗赵眘、宋光宗赵惇、宋宁宗赵扩、宋理宗赵昀、宋度宗赵禥、宋恭帝赵、宋端宗赵昰、宋怀宗赵昺。

宋朝18位皇帝列表及简介归纳

北宋九帝

第1位:宋太祖赵匡胤。在位时间:公元960年—976年,在位16年。

生于公元927年,卒于976年,享年50岁。960年,他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,率领后周兵出征,于陈桥驿发动兵变,代周称帝,建立了宋王朝,定都汴梁(今开封)。

在位期间,他深刻总结五代乱世的根源,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,巩固了皇权,重文抑武,开创了古代中国的文治盛世,是一位气度非凡、英明仁德的皇帝,算得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帝王,历史上素有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的美誉。

第2位:宋太宗赵光义。在位时间:公元976年—997年,在位21年。

在位期间,他继承了太祖统一全国的遗志,恩威并用、利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、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附,后又亲征太原、攻灭北汉,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。

此外,他两次亲征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,虽然两次均告失败,但也彰显了其驱逐外敌、收复失土、统一全境的强烈愿望,也算的上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。

第3位:宋真宗赵恒。在位时间:公元997年—1022年,在位25年。

太宗赵光义第三子,即位初期,勤于政事,重用李沆、寇准等能臣,与辽国订立“澶渊之盟”,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机。

此后,北宋迎来经济繁荣期,史称“咸平之治”。真宗后期,重用王钦若、丁谓等人,荒于政事,社会矛盾日显,内忧外患。是为守成之君,晚年昏聩。

第4位:宋仁宗赵祯。在位时间:公元1022年—1063年,在位41年。

宋真宗第六子,即位之时年仅13岁,与西夏交战三年,签订“庆历和议”。期间,又与辽国签订新的协议,史称“重熙增币”。

重用范仲淹等人开展“庆历新政”,试图改变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“三冗”现象,但未克全功。仁宗在位期间,北宋的经济高度繁荣,科技、文化也有长足发展。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“仁宗盛治”,算是对他的高度赞扬。

第5位:宋英宗赵曙。在位时间:公元1063年—1067年,在位4年。

太宗曾孙,濮王允让之子,宋仁宗养子,英宗在位期间,任用旧臣韩琦等人,不想改革,但与辽、夏两国未有大规模战争。1067年,病逝于宫中福宁殿,英年早逝,仅仅在位四年。最大的功绩在于命司马光编修《资治通鉴》。

第6位:宋神宗赵顼。在位时间:公元1067年—1085年,在位18年。

因忧心于日益疲弱的政治和边境困境,神宗即位后重用王安石推行变法试图振兴朝纲,史称“王安石变法”或“熙宁变法”。

但一方面由于改革操之过急,不得其法;另一方面守旧势力顽固,变法最终以失败收场。此外,他两次派兵攻打西夏,虽然落败,但也彰显了其试图洗刷前耻和强国之心,算是北宋朝历代皇帝中有抱负、有作为的一位。

第7位:宋哲宗赵煦。在位时间:公元1085年—1100年,在位15年。

神宗第六子,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,同年即位,年仅10岁。即位之初,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,启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废止前朝新法,史称“元祐更化”。

哲宗亲政后,下令绍述并重新恢复新法,史称“元丰新法”,朝政稍有起色。此外在军事上,他重启河湟之役,成功收复青唐地区,并连续对西夏用兵,迫使西夏臣服。也算得上一位有所作为的帝王,只可惜英年早逝。

第8位:宋徽宗赵佶。在位时间:公元1100年—1126年,在位26年。

徽宗即位后,延续前朝新法,但任用的蔡京等奸臣打着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,政治形势一落千丈,矛盾丛生,社会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北宋统治危机四伏。而他个人则崇尚道教,在绘画和书法上有着极高的造诣,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。不料,汴京告破,连同自己儿子宋钦宗被金人掳去,最后客死他乡。

第9位:宋钦宗赵桓。在位时间:公元1125年—1126年,在位1年2个月。

北宋末代皇帝,宋徽宗长子,金兵大举南下时,宋徽宗禅位于他,但仅仅在位1年零2个月,便随同他老爹一起被金人俘虏北去沦为阶下囚,堪称悲剧。

南宋九帝

第1位:南宋开国皇帝,宋高宗赵构。在位时间:公元1127年—1162年,在位35年。

徽宗第九子,钦宗之弟。公元1127年(靖康二年),徽、钦二宗被俘虏北去后,康王赵构在部分朝臣拥戴下于应天府(南京)登基称帝,建立南宋。

在位期间,初期迫于民心和形势,以岳飞、韩世忠等主战派大将抗金,但同时又重用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。最后以割地、纳贡、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国求和,并以“莫须有”之罪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。

第2位:宋孝宗赵昚。在位时间:公元1162年—1189年,在位27年。

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,宋高宗养子。在位期间,孝宗勤于政事,积极整顿吏治,裁汰冗官,严惩贪污,有效强了中央集权,同时劝农课桑,百姓生活安康,史称“乾淳之治”。

期间还任命主战派张浚展开隆兴北伐取得了一定成效,迫使金国从新修订原来的和议条款,史称“隆兴和议”。此后南宋得到了四十多年的和平时光。后世普遍认为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。

第3位:宋光宗赵惇。在位时间:公元1189年—1194年,在位5年。

宋孝宗第三子。在位时间较短,虽有革故鼎新之意,但受害于“宫闱妒惧”,以致朝政荒废;此外,他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宋孝宗,引发内部政治危机。在位短短五年,便将“乾淳之治”的成果消耗殆尽,南宋自此由盛转衰。

第4位:宋宁宗赵扩。在位时间:公元1194年—1224年,在位30年。

宋光宗次子。宋宁宗在位期间,追封岳飞为鄂王,并削去秦桧封爵,进一步打击投降派;这时期,整个南宋朝相对安定太平,百姓比较富裕,南宋的人口、户口均达到峰值。

第5位:宋理宗赵昀。在位时间:公元1224年—1264年,在位40年。

宋宁宗弟沂王的嫡嗣子。宋宁宗死后,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。在位初期,受权臣挟制,不过问政务,醉心理学,纵情声色;史弥远死后,理宗正式亲政,开启了一系列整顿工作以期中兴,史称“端平更化”。晚年的他又沉湎于酒色,无心恋政,朝政落入丁大全、贾似道等奸相之手,国势急衰。

第6位:宋度宗赵禥。在位时间:公元1264年—1274年,在位10年。

在位期间无甚作为,在蒙古大军持续南侵的国难当头之际,他自己醉心后宫,却将军国大权交由权臣贾似道把持,南宋朝更是暗无天日,国势的衰败一天比一天严重,再难起色,国土也是日益萎缩。

第7位:宋恭帝赵隰。在位时间:公元1274—1276年,在位2年。

宋度宗次子,即位之时年仅4岁,虽有谢太皇太后垂帘听政,但朝政大权实际上依然掌握在贾似道之手。后来擅权误国的贾似道虽被罢免,但朝廷又任命首鼠两端、欺世盗名的两面派陈宜中为相,原本早已风雨飘摇的南宋朝,更是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公元1276年,临安陷落,恭帝出城投降,宋王朝终告覆灭。

第8位:宋端宗赵昰。在位时间:公元1276年—1278年,在位2年。

宋末三帝之一,临安城投降前夜,时为益王的赵昰协同弟弟广王赵昺潜出城外,之后在张世杰、陆秀夫、文天祥等人的扶持下一路难逃,行至福州登基称帝。

在元兵的持续追击下,逃亡政府颠沛流离,一路逃到广东南部沿海,又突遭飓风,导致他不幸落水,年少体弱的赵昰最后病死。

第9位:宋卫王赵昺(bǐng)。在位时间:公元1278年—1279年,在位1年。

南宋末代皇帝,宋端宗赵昰半路病逝之后,陆秀夫等人随即拥立年仅7岁的卫王赵昺为帝,军民退守广东崖山一带。公元1279年3月,宋蒙爆发了最后一战——崖山海战,结果宋军全军覆灭,陆秀夫背上年仅8岁的末代皇帝赵昺跳海殉国,宋王朝真正的灭亡。

宋朝灭亡的原因

1、内忧外患,南北分裂。头重脚轻,上下失调。南宋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因宰相秦桧一贯附和金国而提出的“南人归南,北人归北。”原则致使南宋南北分裂,军事实力大打折扣。“金灭辽”后,黄河以北的地区及中原沦为金国管辖的地盘。

2、变法失败,贪污成风。王安石两次变法均失利后,全国税赋加重,地方官吏横行,百姓负担加剧,致使国力日渐衰退。

3、南宋宋高宗时期,宗泽、李纲、岳家将、韩世忠等等一干坚决抗金的将领均遭到排挤、迫害。